•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逐梦蓝天·智创未来”科技月系列活动之二 --记南京大学学生到栖霞区实验小学尧和路分校科普活动

浏览数量:1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尧辰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5-04-16      来源:本站

“逐梦蓝天·智创未来”科技月系列活动之二

--记南京大学学生到栖霞区实验小学尧和路分校科普活动

2025年4月15日下午,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林彧涛、张亚、杨淇凯和谭古月4位学生在栖霞区实验小学尧和路分校给三(4)班同学开展了一场题为“五彩斑斓的矿晶与宝石”的讲座。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矿物的基本概念、形成的过程以及宝石的定义与分类,激发孩子们对地质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林彧涛博士首先定义了什么是矿物,并解释了它们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形成。利用多媒体展示实物样本照片,生动地讲述了矿物的形成和颜色的成因,包括杂质、晶体结构及光线折射等因素。学生们对于如何通过这些特征来辨别不同类型的矿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讲座的重点之一是介绍五大名贵宝石:钻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和金绿猫眼石。林彧涛博士详尽地阐述了这些宝石的化学构成与物理性质,并分享了世界各地曾开采出的最大名贵宝石的传奇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宝石学知识。

互动环节中,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亚等志愿者们给学生们带来了一些基础的矿物鉴定工具,如放大镜、白瓷板和磁铁,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矿物鉴定活动。孩子们兴奋地参与到实验中,尝试使用放大镜观察矿石的纹理,用白瓷板观察矿物本身的颜色,用磁铁测试矿物的磁性这个过程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也加深了对矿物特性的理解。

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表达了对地质学矿物学极大兴趣,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类似的科普活动。此次讲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学校老师也认为这种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科学的初步认识和探索精神。

此次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精神的激发,为孩子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种下了探索科学领域好奇种子。

撰稿:伏天婵

                                        摄影:南大学生们

                                            编辑:管慧文

                                            一审:管慧文

                                            二审:朱丽娥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