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尧辰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5-04-10 来源:本站
2025年4月1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栖霞区实验小学尧辰路分校与前塘路分校科学组全体科学教师以“基于模型建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小学科学课例研究”为主题,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校本研修活动。活动通过理论分享、课例研讨等形式,激发教师对科学模型建构教学的创新思考。
本次活动周倩老师分享了题为《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在科学学习中构建示意图模型能力的研究》的论文。周老师指出小学中、低年段的学生同样具有构建示意图的初步能力,且该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有所提高。认知的发展对提高示意图能力有直接作用,中低年段的建模实践可设定为“构建初始示意图——使用并评价示意图——修正示意图——展示最终示意图”四个环节,从而引发了教师们对模型建构对象的学段思考。
随后,徐蒙老师对《用种子繁殖》一课进行了课例分享。她通过带领学生解剖蚕豆种子、观察其内部构造,让学生知道种子各部分的组成,以及每个结构可以发育成植物的哪个器官,进而知道种子是有生命的。教无涯,研无尽。组内教师对其课例进行了深度探讨并达成共识,未来将强化全年级模型建构教学,并在课堂中增设“模型反思日志”环节,让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轨迹可追踪、可评价、可持续。
撰稿:周 倩
编辑:万 菲
摄影:万 菲
一审:万 菲
二审:王 娇
三审:袁 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