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至善实小】新课标 新教材 新教学 ——栖霞区小学语文一年级拼音教学专项研讨

浏览数量:5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前塘路分校     发布时间: 2024-09-24      来源:本站


图片4.jpg

浅秋悄然至,教研意正浓2024923日下午,以“新课标 新教材 新教学”为主题的栖霞区小学语文一年级拼音教学专项研讨活动在栖霞区实验小学前塘路分校举行。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处黄文峰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栖霞区实验小学巫新秋副校长和戴顺芳副校长携学校低年级语文团队,以及全区一年级语文老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场活动由栖霞区实验小学朱丽娥主任主持。首先,沈阳老师执教一年级拼音课《gkh》第一课时。沈老师通过营造“收集学习能量卡,去公园玩耍”的真实情境,以任务驱动,开展“我会读音”“我会认形”“我会拼读”“我会书写”四个有趣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沉浸式学习。

接着,胡长萍执教《gkh》第二课时。胡老师以“我会用拼音识字”“我会用拼音读书”两个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识字、读书,联系生活运用拼音。其中“你指我猜”“儿歌趣味写字操”等游戏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游戏中快乐学习。

课例结束后,一年级同学化身为“小小探险家”,在语文老师的指引下,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魔法王国之旅”。在这场奇妙的探险中,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了“拼音大转盘”的趣味挑战、“汉字森林摘苹果”的智慧寻宝,以及朗朗上口的“读儿歌”等闯关环节。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夯实了拼音汉字的学习基础,更在活动中实现了寓教于乐的完美融合,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学科素养。

在素养展示结束后,特级教师巫新秋开展了一场题为《明确改变,科学施教》的专题讲座。巫特引领全区一年级教师深入剖析了新旧教材的几大变化:首先要关注拼音单元和课时数变化;其次,新教材在结构上形成了拼音、汉字、阅读三大清晰板块,识字量要求大幅提升,凸显了识字基础的重要性。针对教材变化,巫特提出了“科学施教”的理念,提醒老师们要落实每课三大板块的具体目标与任务,高效推进拼音教学;鉴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最后,巫特还着重分享了拼音教学中的几个关键点,通过细致的讲解与实例分析,不仅传授了拼音教学的精髓,更激发了教师们对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

活动尾声,黄文峰主任作总结指导。她首先肯定了实小团队主动承担新教材研究的责任感和在拼音教学领域深入探索的态度;之后,与现场教师互动,共同分享教学心得。最后,黄主任强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四种层面关系,研和教的关系编和用的关系拼音教学和识字准备的关系以及学科教学与素养培育的关系。她建议老师们汉字教学生活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当众表达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要有效利用随堂本,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秋日送爽,金风轻拂,本次一年级研讨活动也为拼音教学添上一清新之风——紧密结合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的特点,聚焦学生主体需求,探索并实施高效、创新的拼音教学策略学生后续语文学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关注幼小科学衔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享受快乐而有效的学习旅程。

撰稿:卢苏燕、黄颖

摄影:单梦文、黄璐

编辑:倪 岩

一审:倪 岩

二审:邹 洁

三审:巫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