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6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09-10 来源:本站
郑莉平,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任栖霞实小尧化门街小学六(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自工作以来,怀着对党、对人民的无限深情,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党的教育事业上,她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始终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天职。在教育教学、辅导学生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家长的赞誉。
一、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对陶行知先生的话她有很深的感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她自己首先做到最好。比如:在冬季,班上有个别学生会迟到,郑老师不仅以《小学生行为守则》教育学生,还克服家离学校远,上班需要倒两趟车的困难,坚持每天早上第一个打开办公室门;每周一升国旗时,郑老师总是站的端端正正;课堂上,郑老师总是一笔一画认真地板书;学生考试时,看到地面上有纸屑,郑老师总是悄悄地捡起来;看到班级的图书角书放得乱了,郑老师默默地将书一一整理好……也许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吧,在她的影响下,学生迟到的现象消失了;升国旗时,学生们也是规规矩矩地立正站好,没有一个说话;班级中随意乱扔纸屑的少了,学生渐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了;学生们看完图书后都能自觉地把书整理好,放回原处了……郑老师正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平凡的小事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常规检查评比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班级多次被评为“校行知中队”,“校安全示范班级” “校最美路队班级”,三次获“栖霞区优秀中队”,本人也被评为“区优秀中队辅导 员”和“区优秀班主任”。
二、爱生如子,进步缘自真情
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是“爱满天下”。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郑老师在做班级工作时,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用真情去打动学生,感化学生。学生下课玩热了,把衣服脱了,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把衣服穿上,小心着凉了;学生上课没精神趴在桌上,她默默地走过去,用自己的额头贴着孩子的脸蛋,看他是不是生病发烧了;发现孩子感冒了,课间她总是端来热水,看着孩子把药吃下去,才放心走开;学生章鑫培下课离位时,不小心把裤子钩破,扯开了一个大口子,郑老师了解之后,一针一线将他把衣服缝好,给他穿上;学生黄倩雯从小父母离异,一直跟着奶奶过,一次课间上厕所时,裙子上的花边被低年级小朋友不小心扯掉了,为了找到与裙边同色的线,郑老师中午头顶烈日到商店买线,回来后一针一线将它缝好;六年级学生学习负担重,压力大,为了让学生们有更好的精力上下午的课,五六月间,每天中午,郑老师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安排学生午睡。为了让学生尽快入睡,郑老师总是轻轻地给学生拉上窗帘,关上门;碰到天热,在看到孩子们都安定下来后,郑老师就轻轻地把电风扇风速调小……正是郑老师这种母爱般的关心感动着每一个学生,学生们深切地体会到被爱之乐,感受到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因此,好学生乐于帮助差学生,差学生也乐于向好学生请教,勤问好学蔚然成风,学生成绩稳步上升,在历次考试中,班级成绩一直处于年级前列。
三、敬业爱岗,乐于奉献
从教多年来,她从未拒绝学校领导安排给的她的任何一项工作,并且能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在工作中,积极与任课教师配合,同心协力,通过家访和家长会等形式,将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了和谐的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至今为止,郑老师已经连续带毕业班18个年头,18年的毕业班教学,对于郑老师来说,每一篇课文她都烂熟于心,甚至能琅琅上口地背诵出来,但是,郑老师深知作为一名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拥有自来水。因此在工作中,郑老师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面对教育的新形势,她积极主动地参加区级组织的各种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她还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郑老师选择了三尺讲台,选择了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付出了青春年华!教书育人,她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