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至善实小·慧善科研】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等八校牵头成立陶行知首创校教育联盟

浏览数量:35     作者:南京市栖霞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来源:本站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一直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作为办学宗旨。教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始终把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凭借着以“学陶”为主题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学校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形成了学校的基本特色,

2025年3月21日下午,南京市陶行知思想研究会2025年度学术年会暨陶行知首创校教育联盟成立活动在南京市樱花小学报告厅举行,会上,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等八所小学牵头成立陶行知首创校教育联盟。

特色展示

与会者先观看了八所联盟学校文化及课程宣传片,领略了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在传承和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方面的特色与成果。

致辞启新

南京市陶行知思想研究会会长卢普新在致辞中热烈祝贺陶行知首创校教育联盟的成立,并对联盟的未来寄予厚望。他指出,联盟的成立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大行动。卢会长期望联盟成员学校以此为新起点,推进教育改革,探索育人新方法,共同努力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全面发展人才。

授牌宣誓

联盟秘书长周文敏宣读了联盟章程,详细介绍了联盟的组织架构、决策机制和运营管理等内容。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周洪宇教授、南京市陶行知思想研究会会长卢普新、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大伟等领导为八家联盟校授牌。会上,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陈玉梅书记接受授牌,并代表宣读陶行知首创校联盟宣言。

随后,南京市陶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祁海燕汇报了陶研会年度工作。六所陶行知研究基地校的代表也相继发言,共同交流与学习。

总结升华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教授在《“生活·实践”教育——21世纪的生活教育》讲座中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开展生活教育并非仅是回顾历史,而是要解决当前教育中“过分依赖课本”和“实践教育不足”的问题,要求各家学校顺应时代教育要求。周教授提醒与会的各组织代表,应铭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诲,勇于探索未知的新理论,确保教育始终紧密联系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陶行知首创校教育联盟的正式成立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象征着南京市陶行知思想研究会将致力于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之中。这一举措为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通过实施跨区域、跨领域的协作模式,致力于推动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深入的实践,确保其理念能够在教育领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校史介绍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创建于1912年,前身为江宁县第七学区第三国民学校。

1927年成为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实验校,到9月间,经由县教育局改为第一区江乘乡尧化门小学。

1928年3月,学校改为江宁县尧化门实验小学。

1997年被确定为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先后成为南京市实验小学和江苏省实验小学。

2013年,栖霞区实验小学尧辰路分校新校区投入使用,同年成为琅琊路小学分校。

2016年,栖霞区栖霞区实验小学尧化门街分校抗震加固兼翻新工程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

2019年,栖霞区实验小学尧和路分校投入使用。

2022年,前塘路分校投入使用,开启集团化办学。

在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中,学校逐渐走出一条富有校本特色的发展之路。传承并创新陶行知教育思想,学校提出了“师陶至善:新时代自能教育”的办学理念,倾力培养“学习的小先生、生活的小能人、社会的小主人”新时代自能儿童。目前,学校现有4个分校,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市级学科带头人4名,市优秀青年教师6人,区学科带头人29名,区优秀青年教师27名,区教坛新秀 40名,省市区名优骨干教师占比 25.4%。学校被评为栖霞区“至善教育”特色学校,“E善陶园 ”“盛世龙鼓”“巫婆讲故事”“绘本自编”“作文自能评改”“飞天小创客”“悦动百趣”被评为区“特色项目”,葛敏庭、任敏、潘学超等3名教师获评区“特色教师”。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校园足球运动特色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南京市艺术特色学校““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南京市体育艺术普及性特色学校”等多项殊荣。

撰稿:教科室

摄影:王 

编辑:童 

一审:王 

二审:周 

三审:李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