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至善实小】开发学习工具 以评价促学习 ——“栖霞好课堂”之“活悦”语文第三学段习作单元教学专题研讨

浏览数量:105     作者:南京市栖霞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 2024-10-28      来源:本站


1听课.jpg

2线上观看.jpg

4互动交流.jpg

秋意渐浓,落叶轻舞。2024年10月28日下午“栖霞好课堂”之“活 悦”语文第三段习作单元专题研讨活动栖霞区实验小学尧和路分校报告厅举行。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处周荣婷主任,从新疆远道而来的赵晓娟校长以及她的骨干教师团队江苏省特级教师、栖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巫新秋副校长夏春美副校长及全区五年级教师六年级教研组长参加了本次活动。新疆省伊宁市英也尔镇中心小学,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上五庄镇中心学校、新墩希望小学,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第二小学组织语文教师同步在线观看。

本次活动聚焦五年级第五单元整体教学,紧扣语文要素,围绕单元目标,旨在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紧密结合课堂以学习单、评价量表为工具,通过一个个进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

活动第一部分是课例观摩。第一节课,王丝丝老师执教《太阳》第一课时,以三个学习活动组织教学:1.理一理,初步了解太阳;2.读一读,体会太阳特点;3.想一想,把太阳说明白。课堂以思维导图为学习工具帮助学生降低梳理课文的难度;以“朗读评价表”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太阳的特点,思考作者是如何把太阳的特点“说明白的”。

第二节课,吴晨晨老师执教《松鼠》第一课时。吴老师的课堂仅两个学习活动,清晰明了:首先是引导学生借思维导图理清脉络,初识松鼠;再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教给学生分条梳理信息的方法,并让学生学以致用——完成第2或第3自然段信息梳理,再识松鼠“梳理信息星级评价表”的使用让学生梳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得到提升。

《太阳》一课教学更多指向写作方法,侧重于“怎么写”。《松鼠》一课教学更多指向写作素材的概括与罗列,侧重于“写什么”。要想达成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把事物介绍清楚”,王老师和吴老师教学所侧重的“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个维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基于此,第三节课,陶晶老师开展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的指导。陶老师通过对学生前置性作业情况的分析结合单元习作要点,设计了三个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1.交流提纲,确定介绍什么;2.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白”事物特点;3.恰当运用资料,“说明白”事物特点。学生在阅读和评价他人习作的过程中,借助评价量表,深刻地理解“说明白”的方法,并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借鉴和应用。

三节课后进入活动第二部分——交流指导。多家学校骨干教师代表、课题组代表、区实小夏春美副校长、尧和路分校邹洁副校长以及远道而来的伊宁市英也尔镇中心小学赵晓娟副校长等多位老师参与现场讨论,纷纷表达了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和思考。

活动尾声,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处周荣婷主任对本次活动做总结指导。周主任首先对三节课给予精准点评同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思考:1.在教学中要单元整体设计,尤其是习作单元,要实施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为习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要变革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倡导多样的学习方式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信息库,都是一个资源库,课堂上不仅有师生互动,还要有生生互动,教学应该是一群人的活动。 3.开发学习工具,以评价促进学习。学习工具主要包括以学习单为代表的支持性学习工具基于教学评一致的“评价”两部分。关于评价,除了评价量表外,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展示即评价,互动即评价,教师适时的点拨也是评价巧妙的点拨才能让学生思维更好进阶。

教无境弦歌不辍,研有道芳华待灼。教师在教研的天地里,如同探寻幽径的旅人。相信通过此次的教研活动,老师们定会不断钻研教材,探索教法,以智慧为笔汗水为墨,共书教育华章,共育桃李芬芳。

撰稿:陈

摄影:谭海燕

编辑:张雨柔

一审:谭海燕

二审:邹

三审:夏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