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1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尧和路校区党支部 发布时间: 2020-09-28 来源:本站
廖加兴,中共党员,栖霞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副校长,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工作十五年来曾三次参与交流和支教工作,时间长达三年半,始终践行着一个党员的职责和使命担当。
到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发光发热——这就是他的理想。早在2007年,他所在的栖霞区实验小学要派一名老师到条件较为艰苦的中石化二公司小学任教,在没有老师愿意前往的情况下,他主动请缨到了这个学校,而一干就是两年,从此打开了两校人员互派交流的新局面。2018年8月他积极响应栖霞区“振兴远郊”的政策,克服了上班路途遥远,孩子上学无人接送等困难来到南京市最东边的远郊学校——南京市龙潭中心小学支教一年。支教期间他不仅挂职龙潭中心小学德育副校长还同时兼任龙潭中心校龙岸花园校区副校长,除此之外他还作为语文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并任名师指导团导师带3名徒弟。在龙潭中心小学支教期间,他没有因为自己身兼数职耽误过一项工作,也没有因为路途遥远迟到过一次,更没有请过一次假。一年来他分管的工作业绩突出,学校获得了江苏省文明校园的称号,指导一位教师成功参评为“南京市德育优秀青年教师”,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德育课程,受到了支教学校老师和领导一致好评。2019年8月,在结束了远郊一年的支教工作后,他又克服了孩子正读毕业班无人照顾和爱人经常出差的困难,主动报名参加 了“江苏省东西部对口扶贫”的支教工作。2019年8月27日,他来到海拔近3000米,氧气含量较低的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第二小学支教。在鲁沙尔支教的半年中,由于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饮食,脸上一直出现高原红和脱皮症状,嘴唇也干的开裂,每天走路都是气喘吁吁,几乎每晚都难以入眠,两个月下来他的体重就减轻了13斤。到了十月份大雪一场接着一场,他的皮肤开始出现细小的裂纹并发痒,胸闷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每节课上下来胸口都特别难受。即使面对诸多困难,半年下来除了日常的教学之外,他还坚持听课、评课30多节,上公开课6节,对全县教师做专题讲座2次,组织栖霞和湟中两地互访交流2次,组织“远程作文教学专场活动”1次,期间他还两次自费深入偏远的牧区教学点和那里的师生互动交流。到了12月中旬在上班的路上因为雪大路滑他不慎摔倒导致了急性腰扭伤和腰椎间盘突出,此时他一边上班一边治疗,12月底因高原反应导致了严重的 “碱性中毒”,但仍坚持工作,直到入院抢救治疗。在青海这半年时间,他尽心尽力,为了珍惜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天,他放弃回南京参加小岗晋级和高级教师评选的机会,但他不曾后悔,因为他珍惜支教生活的每一天。
在十五年的工作生涯中,他三次离开原单位,一次次挑战陌生环境,但无论到哪里都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刻苦地工作,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他知道作为一名青年人,要想发挥更大作用,还要有扎实的学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自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于作文教学的研究,他领衔的栖霞区特色项目——“作文自能评改”,研究成果丰硕。这一教学经验在栖霞区小学全面推广,使全体栖霞区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都因此受益,南京市教研室曾两次组织全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到他校现场观摩学习,他两次向与会的教师做了专题讲座,这一研究成果还在江苏省进行现场教学展示活动。他个人曾到南通、镇江、无锡和青海等地做经验介绍,不少外地老师主动到他校来交流学习这一教学经验。近几年来,他曾获得过江苏省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上各级公开课、示范课30余节,20余篇论文在国家和省市级期刊发表,他先后获得过栖霞区学科带头人、栖霞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
他知道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他一定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