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尧辰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5-10-20 来源:本站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25年10月17日上午,一场聚焦算法思维与系统思想深度融合的教学研讨盛会——“分支与循环的奥秘:用系统思想解锁智能世界”专题活动在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尧辰路分校举行。作为“金陵好课堂”系列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区150余名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参与。栖霞区实验小学石艳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
第一节课由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的徐钦老师执教《分支结构》。徐老师以“校园科技节”为单元大情境情境,设计了“算法设计师”“程序工程师”“方案策划师”三个层层递进的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场景中抽象出“分支结构”的核心逻辑,并将其迁移应用到其他的问题情境中。
第二节课由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杨美玲老师执教《循环结构》。杨老师以“水循环”这一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为切入点。她巧妙地将抽象的程序概念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引导学生从观察自然循环过渡到理解程序循环。
第三节课由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李烨老师执教《运用系统思想分析问题》。李老师以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巅峰之作 —— 都江堰为案例,带领学生运用系统思想分析其精妙的设计原理。通过 “鱼嘴分水”“飞沙堰排沙”“宝瓶口引水” 三大核心要素的功能拆解与协作分析,学生们认识到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随后,活动进入沙龙研讨环节,由栖霞区实验小学袁甫副校长主持。首先由三位授课教师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反思。袁校长展示了课前围绕三节课收集的核心关键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 “算法思想”“思维可见” 和 “人工智能”。紧接着,他邀请现场所有老师围绕这三节课的听课感受,通过手机扫码提交自己认为最核心的关键词。短短几分钟内,现场生成了一幅生动的词云图,“系统思维”“实践操作”“生活应用”“核心素养” 等词语脱颖而出,直观地呈现了大家对本次活动的高度共识。
最后,南京市信息科技教研员王少峰老师作总结点评。他高度肯定了三节课例的示范价值和沙龙研讨的深度,认为其精准把握了 “算法结构”与“系统思想”的内在联系。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关注核心素养,引领学生解锁智能世界的“思维钥匙”。
撰稿:庄超超
摄影:钮超苏
编辑:庄超超
一审:庄超超
二审:徐超钦
三审:袁甫甫